秋来早晚凉。中午时分,夏天还施展着最后的疯狂。刚一下班,我立即驱车前往父亲那里。 kcta~fM
农历九月十二,就是父亲70大寿的日子。一年来为这个日子我们姐弟仨没有少跟他交涉,父亲只要一提及过寿的事情,不是挂断电话,就是拂袖而去。眼看快到了,还没有谈判结果,亲戚朋友都开始关心地问如何筹办,你说急人不急人? O_kG(H|
出了县城,车子驶在一条乡间的林荫道上。这条小路是父亲每天的必经之地,母亲去世后,他在附近的小区找到一个修剪花草、清扫路面的活儿,月薪是700元,为的是打发无聊的时光。小区实行签退制度,正午12点正是父亲下班的时候。 *$OCA!
果真不出所料,前面一个悠悠晃晃骑着自行车的农人。是父亲。 YrVyjJ
我停下车,喊了一声“爸”,父亲立即下了车子,70岁的人了,父亲脸色红润,精神矍铄,腿脚灵便,根本不像干了半天活的人,他淡淡地瞅我一眼,纳闷地问:“这么热的天,回来干嘛?” +)cKl-
!
看他这样的态度,我也不“客气”地说:“你说回来干嘛?还不是你过生日的事!” &=t$qpF
父亲闻听此言,欲骑车而去,他一脚踏上自行车,闷闷地说:“你上班去吧!”飞身上了自行车,甩给我一句话,“你爷爷都不过生日,给我过,吃饱撑的。” TYBhx'o'.h
我气得愣在那里,半天说不出话,父亲不依不饶,骑在车上转身吼一句:“以后再提这件事,不要回来了!” ;\ VaxDeIL
望着老父亲渐渐远去的背影,我五味杂陈。 2Lpn44^x
ue14\N'"
QzHuZ@Q
=X>5vB
一、 家有爷爷 o4>Tb`
因为父亲上面,有个92岁的爷爷。 Zt3o b,}W
爷爷早年被阎锡山的部队抓了壮丁,那些年月,贫苦的庄稼人还没有抗日的觉悟,夜黑风高,他在半道上偷偷溜过岗哨,又不敢回家,就在西山里当了一名土匪。虽说解放后下山了,但他骨子里那种强硬,霸道的作风,一生都没有减退,父亲和叔叔们从小到大都是在这种严厉的熏陶下成长。 #@+x= ib
在生产队,爷爷是有名的活儿把式,犁地、锄地,收割、打场,数一数二的利索。 Fgo=
x@ ,
爷爷一共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,父亲是长子。最小的是姑姑。 +QMR7D%!
在那个温饱都成问题的岁月,农村多子女的家庭,爷爷艰辛地拉扯六个孩子,并且一一供他们读完中学,五叔和姑姑还读完了高中。所以我的父辈都识字,在那个封闭的山村,父亲和叔叔们四个人曾经做过村镇企业的出纳或者会计,两个做过教师。 t(\]4"
爷爷居住的小院,只有两间房屋,父亲和叔叔们都是同一间婚房里完成自己一生的幸福,后一个要成婚,前一个就要搬出去。记得我们小的时候,父母拎着几件寒酸的物品几次搬家。 `foU#OVTS
爷爷曾经给几个叔叔训话:“你们自己不要指望你妈看孩子,一视同仁,谁家都不管。” sCHn&M"U
所以孙辈十几个人记忆中的童年,对爷爷奶奶的感情仅仅停留在称呼上。有几次父母下地太晚,我们就自己坐在台阶上饿着肚子,饮着寒风,大的抱着小的,黑黑的夜里等待父母归来。这样的状况直到我们成家了,有一次父亲和叔叔对话,才理解爷爷奶奶的不易。 \>i\!1
我说:“小时候我们太可怜,孤苦伶仃的,爷爷奶奶都不管。” <0T>@WF5\C
父亲说:“你们小的时候,你和姑姑只相差五岁,爷爷奶奶那一大摊子人都张着嘴吃饭,他能忙过来自己的事情就不容易了。” "cDUf4k)h
叔叔说:“家大人多,他们太不容易,遭了太多的罪。” m_J>35`$?
每每说起这些 ,父亲和叔叔都充满了内疚和怜惜。他们兄弟五人婚后,都是一手拖着沉重的日子,一手拖着年幼的儿女,蹒跚着从单薄的光景走出来。还时时从忙碌中挤出时间待在爷爷奶奶身边,唯命是尊,从不怠慢。 n+kQZY
二、奶奶的去世 (p'
FWfb|
我奶奶快80岁那年,患了严重的脑血栓,造成半个身子不能动弹。医生对父亲说,老人年纪大了,站起来的可能几乎没有。事实上情况比医生说的更糟,平时伶牙俐齿的奶奶言语迟钝含混,大小便失禁,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。 % BGRgoR
在医院走廊里,父亲和叔叔们愁容满面,他们一次次企图商量出一个几全其美的办法,都没否定了。最后姑姑说:“实在不行,我们轮流睡在那里,一人一天,白天晚上伺候咱妈。”姑姑嫁在一个村子里,她说这句话是负责的,五个儿子一人一天,周六和周日归了姑姑。叔叔们无一反对。 $lR~:]b:"
那一年,我母亲刚去世不久,父亲年近六十,还患上了前列腺增生的毛病。 &Ki_zJ+
二叔小父亲两岁,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,他幼年不慎,爬上了通红的鏊子,烙伤了眼睛,视力不好,特别是夜里基本不能出门。 J% :$#dE2
三叔是一所学校的校长,居住在距离爷爷奶奶大约三公里的地方。 2ldc@1
四叔管理着我们乡信用社下面的一个服务站,每天迎送前来存取款的客人。 ag2`!ky
五叔是村子里的支部书记,他的爱人就是我的婶子,因为脑出血呆在家里,平时只限于在自己小院里走动。 M7T5BRX
姑姑最小,她的两个孩子正在读高中。 WK{2cY5}
从那时起,我的父亲和几个叔叔带着药品和液体回了爷爷奶奶的家,他们每人一天轮流陪伴、伺候患病的奶奶。从早上九点太阳升起开始接班,把婶子们做好饭端来和爷爷奶奶一起进餐,晚上陪睡在那个窄窄的土炕上,第二天九点把家里清扫一新,交给下一个接班的人。 \[:/Pe9
村子里的人经常看到这样一幕,我的叔叔们匆匆放下农具,或者放下自己的孙子,或者放下手里的伙计一边走一边说,不能干了,到我的班了。 J)D[i5/2I
寒暑交替,季节轮回,这样的轮班持续了三年,轮班期间,奶奶便秘的时候,叔叔们一次次开始用钥匙,后来用手指清理;奶奶输液的时候,叔叔们眼睛不眨地守候到深夜:奶奶不能动弹, 叔叔们一次次给她擦身、翻身、喂饭,洗头、洗脚…… _HVp}Tb
数九寒天,奶奶去世,卧床三年身上没有褥疮。 v}{%z,zW
我们家乡的风俗习惯是人老去,在院里放置七天才能出殡,在我父亲和叔叔们的坚持下,奶奶的灵棺没有冰冻,没有封棺,放了十五天。悼词戚戚,长街洒泪。 -7Jmp;Z
葬完奶奶的那天,大家不忍爷爷83岁高龄独享孤独,又在一起商议继续轮班。 %FgL%!
这一次昼夜轮班,长达8年之久。 ,+ $z;[
三、家中的一些变故 SI&^8J@q`
在轮流陪伴爷爷的日子,家中出现了许多的变数。 _}6uq8D%
那天下午我刚下班,电话响起,弟弟说三叔住院了。 4399 5t;|
我匆匆赶到医院,全家人已经哭成一片,三叔在学校里突然头痛,倒在沙发上。医生诊断颅内出血,生命特征微弱。 2oQ++cO=
留下一个人照看爷爷,其他的叔叔和姑姑,还有一些晚辈都守在医院里。一夜的呼唤,一夜的抢救,凌晨时分,三叔永远地离开了。我们哭够了,悄悄地带着三叔的遗体回到了村子里。 HN$xAi
三叔打小就做了教师,又有了领导经验,有空就跟爷爷聊聊外面的故事,不是他轮班,也会抽空坐上一会,深得爷爷的疼爱。几个小时,三叔突然没有了,子一辈孙一辈抹不完的泪,如何将这个天大的事情隐瞒下去。 '%k)X
同宗的一个姑姑想起前几天三叔召开会议,筹集汶川地震捐款的事情,她决定一试。 e?4_d
爷爷被哄在小院里,同宗的姑姑慌忙进来告诉他:“三娃前几天不是在筹集捐款吗?他去四川支援灾区了,一时半会回不来。” dtL$,O`sG
爷爷本来一直纳闷,听到这个消息急了:“我又不拉他后退,他再急也不能不告我一声啊!让他给我打个电话。”爷爷生气了,姑姑连忙哄他:“你不知道地震是山区,没有信号呀?” efP{xf
从此爷爷天天坐在门前的石墩上,等着灾区的信息,等着三叔的电话。 iwy%9:x&4
当爷爷从邻居们得知三儿子去世的确切消息,这个强硬的汉子彻底被击垮了。他颤颤巍巍,浑浊的泪从他苍老的脸上流过,他不食不睡,一遍一遍念叨着儿子的好,不到一个月就住进了医院。这一次,高血压、肺气肿,还有重度脑血栓多病齐发,爷爷也和奶奶一样,再也不能腿脚灵便地行走了。 WSMIMV
不久,脑出血留下后遗症的五婶子也被送进了医院,下不了床了。 K5S@h
lX
三叔没有了,五叔昼夜守护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妻子。轮班由六个人轮流变成了四个人。父亲,二叔,四叔和姑姑。每人一天。 ^VS=%I
S 46y
四、父辈的接力 /rzhPoOY
{R|'R<[vt
“父母在,不远游。”父亲最大的愿望是坐一次飞机。他生在农村,虽说有点文化,哪里都没有去过。有时候飞机从头顶飞过,他的目光就会追上去很远。 n%*\D<gf
弟弟全家去丽江旅游,给他买飞机票,父亲说:“过几年再去,我走了你爷爷怎么办?” _A5mY\Nu
我说:“要不,我代替你?” Vj52nWx
父亲说:“你伺候他,你爷爷心里不得劲。他受屈。” Ngr>8,vF
5
父亲患了严重的前列腺疾病,每晚起夜数次,痛苦不堪。 !|>aK o
医生下了通牒,再不手术就会严重肾积水。我们姐弟连哄带骗,把父亲绑架到医院,跟医生预约了手术的时间,并且安排弟弟这几天替父亲照顾爷爷。 yj/6k])'
哪知他上个厕所,就独自偷跑出医院,乘了公交车,回家接班伺候爷爷去了。 e[cYco
二叔视力不好,还患了白内障。儿女坚持要给他做手术,手术三天后,他就到爷爷那里值夜班去了。
8ndMH
姑姑的儿子在钢铁厂出了事故,从天而降的钢管子砸断了腿,儿媳妇丢下五个月的孙女陪儿子去了省城看病,一去就是半年。到了轮班,姑姑抱着五个月大的孙女睡在爷爷的炕上,刚给孙女冲了奶粉,马上给失禁的老父换尿湿的褥子。 p9K>(}rD
父辈的接力,从奶奶那年,一直奔跑了十一年之久, 4pE>417XX
酷暑严寒,十年不懈,谁都没有特殊原因中断这个日复一日的轮班,谁都没有因为病痛打破这个规律。几个年过花甲,年近古稀的儿女用自己病弱的双手,抬着耄耋的老父,走在岁月的风尘中。 )e98?'
-2a
老父就像一辆破车,而儿女也已经像风雨中摇曳的灯烛,他们用日渐苍老的力量,在酸甜苦辣的泥泞中,陪着意识迷糊的父亲,给十里八乡的乡亲,传颂着亘古不变的孝道,演绎着久病床前有孝子的神话。 Q~RQ3
r8g
又一轮太阳升起,他们把收拾整洁的父亲——这个接力棒,从一个儿女手里安全地交到另一个儿女的手中。 7F7YQr
'Lb7O.n
五、爷爷今年八十九 ,C3p*- Ps
.#{"7V
R
E!5<
}1O{l
爷爷每天的功课就是数数。 !Q@=Z:0o9
五世同堂家庭,已经枝繁叶茂,算起来包括孙辈、曾孙辈大约六十多口人。平时父亲和姑姑就会按着他僵硬的手指,让他数人口,爷爷含混不清的言语,总是数不到二十就睡着了。 JUZKnG
姑姑凑着爷爷的耳朵,大声逗他说:“咱们村子里还没有九十高龄的人,你是最厉害的。” 3`(Ua[})
“等你九十岁生日的时候,天南海北的晚辈都回来给你祝寿,有大学生,有研究生,咱摆上十几桌,你多威风,行不行?” 2*{|}O]d
爷爷迟钝的脸上笑开了。 B]\PH
九十岁生日,就像塔儿山顶的灯塔,成了爷爷远眺的梦。 FO{(q&t
其实虽然躺着不能动弹,他还是有一些模糊的记忆的,朦胧的感觉。有时候看着姑姑忙里忙外,费很大的劲把他靠在被子上,还要照看孙女,他就会含混地说:“我死了,你们就都轻快了。” /!8Q
[B;U
姑姑就会对爷爷发脾气:“你活到九十岁,就完成任务了。” *p+_B\
爷爷就会乖乖地不说话,到了吃饭的时候,姑姑说:“要完成任务,就得好好吃饭。” N
QJZ9a0
在爷爷的心里,他是为了完成那个九十岁生日这个任务,才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的。 .s+#Z;
有时候爷爷耍脾气不输液,父亲就说:“你不输液,完不成任务,就对不起我们几个人天天这样轮班陪你。” ?K~ , b4.
爷爷一直展望着那个儿孙满堂、门庭生辉的九十岁生日。 :
UTrmk
爷爷九十生日那天,父亲、叔叔和姑姑逐一关照自家的儿女,还像往常一样,外地的就不要回来了,不要大张旗鼓。 68
[:Di
生日那天,只有父亲、叔叔和姑姑,还有几个住的很近的孙辈。爷爷不知道自己已经九十岁。 L?tXYw_t
他问我:“我今年多大了?” (Z;HlsK7
我大声说:“89岁,明年给你过九十大寿。” : kE26B
爷爷没有九十岁。 jx2&ggS:5
他永远八十九岁。所以我的父亲和叔叔们从都不过寿。 W9.!8q[5
爷爷九十二岁的时候,他的舌头已经不那么活泛。他一天天支撑着微弱的精神,努力配合自己的儿子,安静地吃饭,安静地睡眠,完成那个遥不可及的目标,他要对得起已经年老的儿子这么多年的艰辛付出。 4L6n7y)
每年冬天来临,父亲和叔叔就会担忧地自语:你爷爷怕是熬不过今年冬天了。 +<A%pw
等到第二年春暖花开,爷爷又能坐上轮椅,走出那个阴暗的小屋子,坐在阳光下。 rn^*h0RN
他一直活在全家人编制的童话里,那个父辈的接力一直在延续…… 8)t4@H
)"w~JPP
X$J`1 8
原文链接:http://bbs.bztdxxl.com/read-htm-tid-383310.html
|
一共有 2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