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历

2025 - 2
      1
2345678
9101112131415
16171819202122
232425262728 
«» 2025 - 2 «»

日志分类

存 档

日志文章


2012-04-15

重庆两位20多岁小伙捐骨髓救上海患儿(图)

小沈(左)和小苟(右)在捐献骨髓 a`j6Nf!  
7 GFQ8t  
  距离:跨越上千公里 :YlVfI1  
{1y1  
  爱心:渝沪大接力 XgalQxI  
@/7v1#C   
  意义:重庆首例同一天两人捐骨髓 Zsa3A"  
 2{7Y:Ez  
  重庆与上海远隔上千公里,却进行着一场用真情连接的爱心接力。 ./M x E  
bmYU^R   
  为挽救上海一对“金童玉女”的生命,昨上午9时,两位20多岁的重庆小伙,在新桥医院骨髓移植中心进行骨髓捐献。 #}0(srG  
~2NL zMLA  
  市红十字会有关人士介绍,今年4月,市红十字会接到中华骨髓库打来的电话,告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,有一位4岁男孩和一位6岁女孩同患再生障碍性贫血,在直系亲属配型不成功的情况下,当地红十字会通过中华骨髓库,找到重庆有两位志愿者的配型与患者一致,希望得到骨髓捐献。 $61j {  
^G _vS9Ci  
  “市红十字会非常重视。”该人士称,他们第一时间找到志愿者小苟和小沈,分别于5月和6月对他们进行两次体检,6月27日,又让他们住进医院,为捐献骨髓做准备。昨上午,骨髓捐献正式进行。 mndWbH L#  
'{R+g%{B=)  
 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时,小苟和小沈已开始骨髓捐献。小苟说,他和小沈都是20多岁,同在2008年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行列。他今年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,在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当业务员。小沈则是重庆科技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大三学生。4月,他们接到市红十字会电话,得知上海有两位小朋友急需骨髓移植,没有丝毫犹豫,一口答应了。 jCWIK  
bXkVv'I  
  昨中午12时30分,经过3个多小时采集,小苟和小沈完成骨髓捐献。医生介绍,捐献者休息半天就可正常活动。他们捐献的骨髓,将放在4℃至12℃的低温盒里,于下午4点多钟由专人乘飞机送往上海。 Th/zc*j:K  
L{2*$>;dU  
  记者拨通上海两位患者家长电话。他们说,等小孩康复之后,一定要想办法找到捐献者,当面说一声“谢谢”。他们还说,上海这边一切准备就绪,只要骨髓一到,立即进行移植手术,当地医生估计在晚上9时可完成骨髓移植。 MQ7(]_  
iQ"79x'%o  
  市红十字会表示,同一天有两个捐献者,在同一地点同时捐献骨髓,在我市尚属首例。 ?_(<p z  
`<`G )mq"  
  □现场 $.z\c(  
A;5p=YsN  
  骨髓采集一切顺利 c 5AC /(  
$\)c)r  
  昨上午10时,记者来到捐献骨髓现场。 OGFBsEy.U  
GT6BXntF$  
  记者看到,两位小伙的手上插着多根输液管,身体里的血液正透过输液管流到专用骨髓包里。在场的医生说,骨髓采集很顺利。 P"Y^"8g8  
'fb#.LT {  
  由于采集骨髓过程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,两位小伙没有过多的交流,只是每隔一段时间相视一笑。现场的医生说,这是他们在互相鼓励。 kO\!7iL  
}O%#>q0P]  
  老乡一家五口来看望 kWLSE1@  
~.+Fh| 1  
  “我们是专门来看望小苟的。”家住石桥铺的李再竹说,她的小儿子与小苟是大学同学,老家都在四川省平昌县。前日,儿子与小苟通电话,知道小苟要进行骨髓捐献,昨日和女儿、女婿、外孙女,以及儿子一家五口,来现场给小苟加油、打气。 F.9W<}@}C  
w\+ jjPn  
  李再竹称,小苟家境贫寒,但乐于助人,心地善良。平时她家有什么事,小苟总是第一个跑来帮忙。读大学期间,也经常帮助她的儿子。她打算,小苟捐献骨髓后,把小苟带回家里休养几天,多做好吃的东西给他吃,把他当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。 /rxlr  
)Gqu{S0  
  同事同学前来祝福  y#H"|m;  
jp"jb&4r5  
  作为小苟的同事,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的5位员工,昨日一早来到捐献现场,一直陪伴在小苟身边,还在现场为他们祝福。 +j] nj0*  
7@$U(-f  
  该公司员工郑雪茹说,小苟今年才进公司,但他捐献骨髓救小朋友的行为,值得公司每一位员工学习。他们公司一直倡导为公益事业做贡献,在全公司形成乐于奉献的氛围。 [6K&6w~V  
QUs2{77  
  小沈就读的重庆科技学院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7位同学,也到现场给小沈加油、打气。 6ip== f*  
4y(o+dY  
  □对话 |*%44m  
1v)}+pg %  
  挽救上海小朋友 e#Z4sCED  
Pr Q-]p0|+  
  捐再多骨髓都值 sS:=B4"gN>  
V0\YFr@^  
  经医生允许,记者进入移植室,与两位小伙进行了简短交流。 =\jboKvQ  
:8 \ gWJ3  
  记者:住在一起4天,每天都聊些什么? h 0eJlW  
,Mb_nl[;  
  小沈:聊大学生活和工作上的事情。 3y.tFh7Tp  
_:G11'c]&A  
  记者:骨髓捐献过程中,感觉疼痛吗? =a2>JOO.  
3iwx:  
  小苟:一点也不疼,一切都很好。 9^*?ij  
fx;}fXI  
  记者:捐献骨髓值得吗? O>hwG8  
Nlc2[ ~0  
  小沈:能够挽救两位上海小朋友的生命,捐献再多的骨髓都值得。 ~ 5Y8F{.}  
A b\X-"{f  
  记者:现在最希望的是什么? 9T opuVy  
N7xi]''+  
  小苟:只盼望自己的骨髓,能够尽快移植到上海小朋友的身体里,让他们早日康复。 A-s"W9  
a> Bj{A  
  □真情 Q d/<~T5C  
~9m0~[p  
  两位重庆大哥哥 .ypd yD0PD  
Ua>4t[  
  写信鼓励小患者 5&U<e!x(8  
Yn:IB|wz  
  昨日骨髓采集现场,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拿出两封信给记者,说这是两位捐献者写给上海两位小患者的信。 otF|pC  
\X?0M70;p0  
  这里节选其中一封信的部分内容: 5h#o j  
=<)Q4BtT  
  “亲爱的小朋友:虽然我们不曾相识,但我相信你肯定是一位坚强、勇敢、可爱的好孩子。我们相隔千里,哥哥只能尽自己一点点力量来帮助你更加坚强,勇敢战胜疾病,拥有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童年世界。距离阻隔了我们,但阻挡不了哥哥送给你的祝福,祝你一生平安!早日康复!永远幸福快乐!” 'PA\zm5D  
O zVsVp  
  ■记者 汪云剑 摄影报道


类别: 无分类 |  评论(0) |  浏览(3671) |  收藏